白扁豆花,又名南豆花,是豆科植物扁豆的干燥花。7~8月間采收未完全開放的白花,曬干或陰干,以朵大、色黃白、干燥、氣香者為佳。主產(chǎn)浙江、安徽、河南等地。
白扁豆花,性平,味甘、淡,歸脾、胃、大腸經(jīng)。能健脾和胃,消暑化濕。用于夏傷暑濕、發(fā)熱、泄瀉、痢疾、赤白帶下、跌打傷腫等。
《本草便讀》記載:扁豆花“赤者入血分而宣瘀,白者入氣分而行氣,凡花皆散,故可消暑散邪,以治夏月泄痢等證也。”
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扁豆花“焙研服,治崩帶;作餛飩食,治泄痢……功同扁豆?!?/span>
《嶺南采藥錄》記載:扁豆花“敷跌打傷,去瘀生新,消腫散青黑?!?/span>
《四川中藥志》記載:扁豆花“和胃健脾,清熱除濕?!?/span>
白扁豆花陳皮茶
1.白扁豆花9朵、陳皮絲3g。
2.白扁豆花、陳皮放入壺中,沖入適量開水,放溫即可代茶飲用。
功效:健脾開胃、行氣化濕。適合脾胃虛弱、面色萎黃、消化不良的人群飲用。
白扁豆花粥
1.鮮白扁豆花25g、粳米100g。
2.粳米加水煮成稀粥,粥快熟時加入白扁豆花,文火慢煮,粥變稠即可。
功效:健脾利濕。適用于脾虛濕盛的腹瀉者。
白扁豆花餛飩(《必用食治方》)
1.新鮮白扁豆花50g、瘦豬肉100g、白面粉150g、胡椒5粒、蔥、油、醬油、食鹽適量。
2.新鮮白扁豆花,洗凈,焯水。焯扁豆花的水裝入盆中冷卻后,倒入白面粉,和面。
3.豬肉剁成肉泥,白扁豆花、蔥切碎,胡椒用油炸過后碾成細(xì)末,加入適量醬油、鹽等拌成餡。
4.將和好的面搟成面皮后切成小三角形,包成小餛飩,入鍋煮熟即可食用。
功效:健脾祛濕、調(diào)理氣血。適合脾虛有濕、慢性腹瀉、消化不良人群食用。
白扁豆花食用注意事項:
1.白扁豆花性味偏于甘淡,脾胃虛寒者不宜。
2.孕婦、嬰兒不宜。
3.不宜與蘑菇、蛤蜊同食。
臨床營養(yǎng)科供稿
圖片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
(文/鄭莉 審/丁樹根)
地址:蕪湖市九華南路430號
咨詢電話:0553-3838500 中藥飲片快遞咨詢電話:0553-5960557
網(wǎng)站聲明:蕪湖市中醫(yī)醫(yī)院 版權(quán)所有 Copyright @ 2024
微信公眾號
微信訂閱號
視頻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