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春季本身就是呼吸道疾病高發(fā)時期,且近期由于流感病毒、肺炎支原體等感染此起彼伏,導致呼吸科門診爆滿,其中咳嗽患者占大半。反復咳嗽除了可導致呼吸道受損,影響呼吸健康以外,還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,干擾睡眠、工作和社交。那如果我們出現了頻繁而劇烈的咳嗽,到底應該怎樣處理呢?
一、首先我們了解一下咳嗽常見的誤區(qū):
(1)咳嗽需要立即止咳:實際上,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,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內的異物和痰液。因此,輕微的咳嗽,不必立即止咳。如果咳嗽嚴重影響日常生活,需在醫(yī)生指導下使用止咳藥物。
(2)咳嗽應該硬抗:雖然有些咳嗽可以通過自身免疫力治愈,但有些咳嗽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征兆,如肺炎、慢阻肺、哮喘、心臟病、肺癌等。對于持續(xù)時間較長且較為劇烈的咳嗽,應盡早就醫(yī)診治,避免病情加重。
(3)濫用抗生素:許多咳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,對于這種情況使用抗生素是無效的。只有當咳嗽是由細菌感染引起時,抗生素才有效。因此,在使用抗生素之前,應先咨詢醫(yī)生的意見。
(4)忽視環(huán)境因素:空氣污染、吸煙、二手煙等環(huán)境因素是引發(fā)咳嗽的重要原因之一。為了預防咳嗽,應盡量避免接觸這些有害物質,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。
(5)不重視預防:預防咳嗽的關鍵在于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。應加強鍛煉,增強身體免疫力,預防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統(tǒng)疾病;同時,避免接觸過敏原和刺激性物質,以降低咳嗽的風險。
二、那么反復咳嗽該怎么辦呢?
一般而言,輕微的咳嗽可以通過多休息、多喝水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等方式緩解。對于嚴重的咳嗽,特別是在長時間內無法緩解的情況下,應及時就醫(yī)。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明確病因,正確治療。除西醫(yī)常用的抗生素、抗病毒、抗過敏藥物和化痰止咳藥物外,還可以辨證采取中醫(yī)中藥治療。另外,我院一些優(yōu)秀的院內制劑多年來一直廣泛應用于臨床,對治療咳嗽效果較好(咨詢醫(yī)生后使用):
宣肺化痰糖漿
藥物組成:枇杷葉、桔梗、百部、桑白皮等。
功能主治:消炎、止咳、祛痰。用于傷風咳嗽及支氣管炎等。
復方板翹顆粒
藥物組成:連翹、板藍根、綿麻貫眾、桔梗、大青葉等。
功能主治:清熱解毒。用于畏寒、發(fā)熱、咽痛、鼻塞、輕咳等。
敗毒飲糖漿
藥物組成:金銀花、野菊花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、天葵子等。
功能主治:清熱解毒。用于咽痛咳嗽、咳黃痰及散在全身各處、無季節(jié)性反復發(fā)作的癤腫、癰疽等癥以及感染性疾病。
芩玄清咽膠囊
藥物組成:炒牛蒡子、射干、胖大海、蟬蛻、木蝴蝶、荊芥等。
功能主治:疏風解熱、滋陰利咽、宣肺開音。用于急慢性咽炎、聲帶小結早期癥見咽痛、咽干、咽異物感,咳嗽痰少色黃,聲嘶等。
三、咳嗽有哪些飲食禁忌呢?
(1)忌水分供給不足。
(2)忌寒涼食物。
(3)忌魚腥蝦蟹。
(4)忌肥甘厚味食品。
(5)忌甜、酸、辣食品。
四、輕微咳嗽可辨證選用以下食療方來防治(咨詢醫(yī)生后使用)
(1)風寒咳嗽
咳嗽頻繁,以干咳為主,或有少量清稀白色痰液,咽喉癢,咳嗽時聲音很重,鼻塞流鼻涕,怕冷,無汗等,舌色淡紅,舌苔薄白。
食療方:百部生姜汁:百部10克,生姜6克(拍爛),加適量水煎煮20~30分鐘,去渣取汁,調入蜂蜜少許,分次溫服。
(2)風熱咳嗽
咳嗽不爽或咳聲重濁,吐出的痰黏稠、顏色黃,不易咳出,口渴,咽痛,鼻流濁涕;或伴發(fā)熱,頭痛,怕風,微有汗出;舌色紅,舌苔薄黃。
食療方:梨子汁:梨子100克(洗凈去核,切片),川貝母5克(搗爛),桔梗8克,一起入鍋,水煎約20~30分鐘,再加入菊花10克,再煮5分鐘,去渣取汁,加入冰糖適量,即可溫服。
(3)痰熱咳嗽
咳嗽痰多色黃,痰液黏稠而難以咳出,或伴有發(fā)熱口渴,煩躁不寧,尿量短少、尿色黃,大便干結;舌色紅,舌苔黃。
食療方:冬瓜湯:冬瓜仁、冬瓜皮、麥冬各15克,加適量水煎服。
(4)痰濕咳嗽
咳嗽痰多,痰液白而稀,喉嚨間有漉漉的痰聲,胸悶,胃口不好,神情困倦;舌色淡紅,舌苔白。
食療方:桔紅茶:桔紅1片,綠茶4~5克,一起放入杯中,用沸水沖泡,孩子可以經常飲用。
(5)肝火犯肺
進食清涼疏利之品,如菊花茶、梨、柑橘、芹菜等。
食療方:麥冬芍藥粥。
(6)陰虛咳嗽
干咳無痰,或痰少而黏,不易咳出,口渴,咽干,喉癢,聲音嘶啞。午后身體潮熱或手足心熱,盜汗,舌色紅,舌苔少。
食療方:銀耳梨膏:銀耳10克(浸軟洗凈),梨100~150克(去核,切片),一起放入鍋中,加適量水同煮,待銀耳軟爛、湯稠時加入冰糖15克,溶化后即可溫服。
五、咳嗽的日常護理也很重要
(1)保持室內空氣清新,溫度保持在18℃-20℃之間,濕度50%-60%,注意通風。臥床休息,經常變化體位,咳嗽劇烈時采取半臥位。戒煙,消除煙塵及有害氣體的污染,慎起居、避風寒、防止外感時邪。
(2)清淡、易消化、足夠熱量的飲食,給予充足水分,適當增加維生素C。
(3)口服中藥時,應與西藥間隔30min左右。
(4)緩解期堅持鍛煉,如散步、慢跑、打太極拳等,以增強體質,改善衛(wèi)外功能。
(5)選擇聊天、聽音樂、散步等方法自我調理。特別是久病體虛的患者要樹立治療信心。
總之,咳嗽雖然是常見的生理反應之一,但長時間的劇烈咳嗽會對身心造成不良影響,需及時就醫(yī),在呼吸科醫(yī)生的指導下完善相關檢查,明確病因,合理治療。
專家簡介
陳志祥
陳志祥,呼吸與危重癥醫(yī)學科科主任,安徽中醫(yī)藥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,中共黨員,主任醫(yī)師。畢業(yè)于南通醫(yī)學院臨床醫(yī)學系,曾在北京朝陽醫(yī)院及江蘇省人民醫(yī)院進修學習。擅長呼吸系統(tǒng)疾病的規(guī)范化診治,臨床經驗豐富。主持省級科研2項、市級科研3項,發(fā)表論文多篇。其中以第一作者發(fā)表SCI論文2篇,先后獲得“安徽省好醫(yī)生”、“蕪湖市五一勞動獎章”、“蕪湖市最美醫(yī)生”、“蕪湖市弋江區(qū)敬業(yè)奉獻類‘弋江好人’”、“蕪湖市衛(wèi)生健康系統(tǒng)優(yōu)秀人才”、蕪湖市“華佗計劃”衛(wèi)生優(yōu)秀人才稱號。
左琳
左琳,呼吸科主治中醫(yī)師,碩士研究生,2011年畢業(yè)于安徽中醫(yī)藥大學,2015年9月-2016年9月在北京朝陽醫(yī)院呼吸與危重癥醫(yī)學科進修呼吸內科專業(yè),擅長中西醫(yī)結合防治呼吸系統(tǒng)疾病如咳嗽,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,哮喘、肺癌等。
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
(文/左琳 審/丁樹根)
地址:蕪湖市九華南路430號
咨詢電話:0553-3838500 中藥飲片快遞咨詢電話:0553-5960557
網站聲明:蕪湖市中醫(yī)醫(yī)院 版權所有 Copyright @ 2024
微信公眾號
微信訂閱號
視頻號